新闻动态

如何做好学科专业调整的“加减法”——王传毅做客中国教育电视台《长安街》访谈节目

2025-09-11    点击:

近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从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健全供需对接机制、创新目录管理机制等方面部署学科专业调整工作,并提出实施“六大行动”。2025年9月7日,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战略研究基地副主任王传毅应邀做客中国教育电视台《长安街》直播访谈栏目,对《行动方案》进行深入解读。


C0E8E

王传毅认为,《行动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对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的积极响应和贯彻落实。他强调:“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也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就是要紧扣科技发展动态和国家战略需求,以小切口推动大改革,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力。”

王传毅认为,教育部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建设的国家人才供需对接大数据平台是破解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的“利器”。该平台就像人才市场的“天气预报”系统,整合共享各部门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数据资源,具备动态供需分析、就业创业支持、培养质量评价、学科专业诊断预警等六大功能。通过对未来人才需求做出精准预测,为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和学生就业选择提供科学参考,推动人才培养从“经验决策”向“数据驱动”转变,实现人才数量规模、结构布局和能力素养的三大适配。

王传毅提出,构建完善政府、市场与学术共同体三方协同的调整机制是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的关键。政府要发挥制度优势,前瞻性布局战略急需学科,为市场和学术力量发挥作用制定适切的制度框架;市场要发挥资源集聚的优势,既为学科发展提供支撑,也提升学科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和贡献力;学术共同体要充分发挥力量,不断拓展知识边界,不断丰富学科的内涵和外延,推动学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这种多元协同机制既有助于强化学科专业调整的战略性和前瞻性,也能够保持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更好契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实现应急调整与长远布局的有机统一。